從廢棄到利用再到修復,礦山遺留問題如何解決?
近年來,礦山“再利用”的案例多了起來,礦山修復頗有厚積薄發的架勢。作為礦產資源豐富的大國,我國礦山修復點多面廣,歷史遺留問題多,且修復形勢復雜。別看現在成為露營勝地、后花園、休閑公園好像也沒什么難的,其實礦山修復面臨的問題不少。
比如廢棄礦山遺留環境污染問題如何解決,礦山生態修復認知是否正確,礦山修復后的安全保障標準,礦山修復技術怎么選,礦山修復工程理論研究機制、監管機制等等是否完善,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
礦山修復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安全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效益優先,源頭防控和末端治理結合等等。其次,礦山修復研究正在持續豐富系統理論、規范標準、技術規程等。從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剛剛發布的《關于征集全國礦山固廢綜合利用、污染防控及礦山生態修復創新技術與典型案例的通知》上也能看出一點端倪。
礦山固廢包含但不限于金屬非金屬尾礦、廢石,煤矸石、粉煤灰、氣化渣等煤基固廢,鉛鋅冶煉渣、銅渣、鋼渣、錳渣、鎂渣等冶煉渣,以及工業副產石膏、赤泥、磷石膏、飛灰、污泥等。
污染治理與防控技術包括但不限于廢水監測技術,污染場地治理修復與污染管控技術,場地無損檢測技術,含鹽礦化廢液及廢鹽的無害化處理技術,滲濾液濃液(就近、協同)處理處置技術,礦區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技術,重金屬廢液、污泥等表面處理廢物原位分質減量化、資源化技術,含汞廢物、含砷廢物等環境安全處置技術等。可見,一個廢棄礦山修復的系統性和復雜性。而從基本面看,礦山修復著手邊坡治理、尾礦治理、土壤基層改良、植物微生物修復、水資源修復等各個方面,“小細節”拉滿。
德森環境聚焦化學修復法,運用土壤淋洗技術最新研發了一款德森淋洗車,是我國的首輛移動淋洗車,填補了國內外市場空白,在土壤修復行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德森淋洗修復車模塊集成化設計,安裝快速,靈活便捷,成功解決了礦山地勢險峻,設備占地面積大,移動不便的難題。此移動式土壤淋洗設備還可以使生物、化學、物理等綜合修復技術為一體,大大提高了修復效率,節約了大量成本。
不同的礦山修復解決方案在選擇上也大有文章,應該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充分尊重當地生態。黃石國家礦山公園著眼礦冶文化,打開旅游路線;上海“深坑酒店”融于自然,久負盛名。礦山“煥”新顏,沒有利用不了的“廢物”,只有發現不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