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4:兩會工作報告中對土壤污染修復的指示
展望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政府工作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要持續推進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成果集成與挖掘,深化詳查成果應用。”范九倫建議,結合前期系列調查檢測數據,利用統計分析、地理信息系統等工具分析識別污染重點區域和關鍵污染物,構建土壤污染區域、要素、原因等一體化大數據模型,建立國家土壤污染數據庫,為土壤污染的預測、監測、綠色防治等提供科學依據。
“要加快土壤污染綠色低碳修復關鍵技術與原創性設備研發,推動精準科學治污。”范九倫表示,要依據國家土壤污染數據庫成果,從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和原創性設備研發等方面積極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快綠色低碳型土壤污染修復技術與原創性設備研發,構建“污染場地技術評估-功能有機重構-綠色低碳修復技術集成與示范應用”模式,建立跨流域、跨區域的綠色低碳綜合防治示范項目,推動土壤綠色低碳污染修復高質量發展。
“還要進一步健全土壤污染全過程智慧監管體系,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現代化水平。”范九倫建議,開展土壤污染跟蹤監測與預警體系建設,成立以土壤污染數據庫管理、質量監測監管、風險預警、“能進能出”動態管理等為主要任務的專職管理機構,指導開展土壤污染綠色低碳修復,探索在國家法律法規約束框架下建立監測信息共享共治機制,以信息化手段為抓手,以高科技為支撐,不斷提升土壤污染防治效能。
推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深入實施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強化固體廢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組織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推進國家公園建設。加強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持續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充分調動各方面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積極性。
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落實全面節約戰略,加快重點領域節能節水改造。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相關市場化機制,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發展,促進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應用,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供應鏈。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扎實開展“碳達峰十大行動”。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設,推動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發展新型儲能,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發揮煤炭、煤電兜底作用,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
來源:生態環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