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土壤主要為無機物污染 土壤修復市場大
我國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落實于 2005年4月至2013 年12 月,調查范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未含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的陸地國土,調查點位覆蓋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設用地,實際調查面積約630萬平方公。
此次調查土壤污染程度分為 5級:
污染物含量未超過評價標準的,為無污染;
1倍至2倍之間的,為輕微污染;
2倍至3倍之間的,為輕度污染;
3倍至5倍之間的,為中度污染;
5倍以上的,為重度污染。
從污染分布情況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范圍較大;鎘、汞、砷、鉛 4 種無機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現從西北到東南、從東北到西南方向逐漸升高的態勢。
調查期內,我國土壤總的超標率為 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 11.2%、2.3%、1.5%和 1.1%。我國土壤污染類型以無機型為主,有機型次之,復合型污染比重較小,無機污染物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高達 82.8%。根據 2018 年中國環聯統計數據公布,預計我國土壤修復潛在市場空間將達到 5.22 萬億元。土壤淋洗修復技術是少數的能將污染物從土壤中徹底移除的修復方法之一,祛重金屬、適用范圍廣、處理容量大、費用低、效果顯著。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尤為堪憂,點位超標率高達 19.4%;根據全國18億畝耕地粗算,待修復耕地面積約為 3.5億畝,按 1萬元/畝的治理單價預計,耕地修復市場空間或可達到 3.5 萬億元。
此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次普查時間持續了8年零8個月,時間跨度較大;且最終完成時間距今也已經有6年時間,在此段時期內我國土壤污染情況極有可能產生了新的未知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