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厭氧消化處理技術
污泥從表面上看又臟又臭,實際上全身都是寶,污泥產品實際上就是變廢為寶,充分利用污泥中所含有的有機質、各種營養元素和能量,實現污泥的循環利用。在污泥處置過程中,根據泥性,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工藝,可以用污泥制磚、污泥燒制陶粒、污泥制肥、污泥制營養土等。
因此,自2014年以來,鄭州德森環境堅持資源化處置、市場化運作、效益化管理,充分利用相關政策爭取政府補貼,積極引進資金技術合資辦廠。2015年,成立了鄭州德森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針對各污水廠不同的泥質,采取相適應的處置方式,先后實施了污泥干化、污泥制磚、燒制陶料、厭氧消化、好氧發酵等處置方式,當前已基本形成了污泥處置多措并舉、變廢為寶、創造效益的良好局面。
以厭氧消化技術路線為例,污泥厭氧消化就是污泥在厭氧條件下,通過由厭氧菌將污泥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從而使污泥得到穩定的過程。厭氧消化科降低污泥中的有機物含量,提高污泥的脫水性能,是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的常用手段之一。
經生物及干法兩級脫硫、干燥后,制成合格的沼氣,一部分供沼氣鍋爐,滿足本工程生產、生活用熱需求,其余部分共發電機發電,發電原則自發自用,余者上網,發電余熱也可供本單元的消化用熱。
與其他厭氧消化相比,該污泥處理技術優勢有五點:
1、厭氧反應器高徑比大,占地面積小;
2、全年連續穩定生產,罐內無活動件,無需開罐進行維護,以防止檢修維護造成停產;
3、厭氧反應負荷高,TS可達8%以上,比傳統厭氧發酵技術提高1倍,從而節省投資,并減少占地面積、降低能耗;
4、罐內設有浮渣破除裝置,防止罐頂結殼;
5、罐內設有多處排沙裝置,用以定期排除罐底沉沙,保證反應器的有效容積和正常運行。
而在好氧發酵技術錄像上,“太陽能晾曬+好氧發酵組合式生物干化技術”是企業自主研發能好氧發酵干化的新技術,簡稱“SAFD組合式生物干化技術”,該技術是一種將太陽能晾曬與高溫好氧發酵相結合的新型污泥處置技術,能有效鈍化污泥中的重金屬,使其不易溶解;能有效封閉釋放惡臭氣體的物質,達到除臭目標;能有效破壞污泥膠狀結構,改善脫水性能。處置過程穩定安全,快速高效;處置效果完全符合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要求。SAFD組合式生物干化技術亮點在于先晾曬后發酵,其他好氧發酵技術相比,投資省,成本低,周期短,效果好
目前,根據不同的處置路線,鄭州德森環境已經成功將污泥生產出不同品種的產品。其中,污泥燒制陶粒是其自主研發的污泥產品。生產出的污泥陶粒具有輕質、強度高、吸水率低、隔熱保溫、抗凍耐腐蝕等特點,可大量應用于配置高層建筑結構混凝土、保溫隔熱、污水處理、園林綠化、無土栽培等領域技術,添補了國內市場空白。